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江苏中考 - 泰州中考 - 正文

 
泰州市区四所名校2010年中考划区招生
来源:泰州晚报 2010-4-9 15:44:12 【字体:小 大】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泰州市201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已出台,首次明确提出去年改为公办的4所学校(海陵实验小学、鼓楼路小学、实验学校、二中附中)的招生办法

具体方案预计5月底前敲定。市民希望教育部门召开听证会听听各方声音
  泰州晚报昨天,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泰州市201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已出台,首次明确提出去年改为公办的4所学校(海陵实验小学、鼓楼路小学、实验学校、二中附中)的招生办法,即原则上实行划区招生。目前,具体的招生方案正在研讨中,预计将在5月底前公布。

  去年底以来,有关上述4所“名校”改制及招生方案的讨论不断,不同版本的消息先后出现在网络上。广大家长对此十分关注,他们希望教育部门尽快召开听证会,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制定让大多数人满意的招生方案。

  关注焦点

  今年原则上就近入学?

  去年12月26日,本报报道了《二中附中等四校明年改公办》的消息,引起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此后,有关这4所学校今年秋学期招生办法的传言不断。有消息称,这些学校将采取类似省泰州中学附中前几年的做法,面向市区摇号招生;有人说,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非公即民”后,学区将重新划分。

  市教育局相关人士昨天透露,依照刚出台的《招生工作意见》,海陵实验小学、鼓楼路小学、实验学校、二中附中4所学校回归公办后,原则上实行划区招生,并统一由市、区教育部门管理。报考这4所学校的学生将统一按照公办学校标准收费,不需再缴纳额外的“择校费”。

  针对目前市民普遍关注的学区划分问题,特别是4所改制学校的学区划分,该人士表示,方案中对学区的划分将会明确。目前市、区教育部门组成的研讨小组正在研究,方案一旦确定将在第一时间公布。

  市区某初中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的杨老师认为,4所改制学校实行划区招生是大势所趋。从体现义务教育公平原则来看,划区招生让学生免费就近上学,这也是目前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所提出的目标。但真正实行时,遇到的阻力也显而易见。“这些改制学校存在的债务,学校的产权归属,教师的工资待遇等等,都需要认真考虑。”杨老师说,特别是学校周边的一些楼盘开发商,对于学区的划分更为敏感。毕竟一旦被划入“学区房”的范畴,相关楼盘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多方博弈在所难免。

  学区重叠导致分区难?

  据了解,目前社会上流传着一种“大学区”的概念。知情人李先生告诉记者,很多人告诉他,目前4所学校大的学区方案基本已经划定,比较难以界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4所改制学校周围。

  如泰州实验学校,一旦改为公办后,与莲花学校就存在学区重叠的问题。莲花一区、二区,以及新建的金水湾、盛和花园、苏源花园等小区,暂时还无法明确到底哪些属于实验学校学区,哪些又要到莲花学校上学。

  同样存在学区重叠问题的还有鼓楼路小学和城东小学、海陵实验小学与该校南园校区等。这些学区重叠的问题,需要市、区教育部门共同研究。

  一位教育业人士透露,“大学区”的概念并非空穴来风,就在上个月,曾经有个幼儿园就群发短信给学生家长,称接上级教育部门通知,目前学区划分已初步划定。328国道以北,东风路以西,济川路以南,江州南路以东,属于实验学校和莲花学校的共有学区。济川路以北,海陵路以东,人民路以南,东风路以西,属于城东小学和鼓楼路小学的共有学区。这一消息有其合理性。“比如,实验学校和莲花学校的共有学区,划分范围就涉及了城南的大部分住宅小区,而328国道往南,正是考虑到了塘湾小学和初中的学区。”

  记者就流传的这一方案采访了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得到的答复是目前不存在“大学区”的概念,但学区重叠的问题确实存在,如何划分需要研究。

  学区房是否已经明确?

  市教育局相关人士提醒说,学区划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市民不要轻信谣言,盲目在所谓的名校“学区”内购房,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市区部分楼盘开发商打出“学区房”的旗号,房价要比别的楼盘高出很多。该人士表示,房地产商都要为新楼盘向教育局缴纳“教育附加费”,支持区域内学校的建设发展,但缴纳了“教育附加费”,并不等于靠近某校就成为某校学区。未交付的楼盘要待交付后才能明确学区。一般来说,孩子必须迁入户口才能入学,而未交付的房子拿不到房产证,就办不了迁入户口的手续。“能否就读学区学校,教育部门出台的学区方案说了才算,开发商说了不算。”

  学校声音

  支持就近入学

  市二中附中一负责人表示,一旦学区划分调整到位,学校将认真执行。

  目前,该校大约有2500名学生、180名教师,作为市区规模较大的中学,教室、教学设备等各项硬件条件较好。该负责人表示,不论学区如何划定,招生如何进行,他们都将一如既往地抓好教学质量,对所有学生和家长负责。

  市实验学校校长印鑫告诉记者,该校往年招生中实行的是学生自愿报名、学校自主招生的办法,没有学区的招生限制。今年转制后,学校由原来面向市区招生,可能会转为学区内招生,在招生范围和方法上都会有新变化。

  “这相当于有了自己的责任田,对学校来讲是一件好事。”印鑫说,但学校还没有接到教育主管部门具体的学区划分方案,所以并没有开始相关准备工作。

  市扬桥中心小学一位负责人认为,学区划分的实施,可以解决不少教育失衡问题。如果按就近入学原则,将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便利,避免择校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公平现象。

  该负责人介绍,扬桥中心小学每个班上,都有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校内各种硬件设施按省现代化先进学校建设,教学条件基本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但受众多因素影响,招收的学生生源质量和市区其他一些学校相比,往往有差别。“如果按学区划分入学,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生源流动失衡问题,解决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择校热的问题,使得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向公平、公正。”

  有人欢喜有人忧

  支持者:可以遏制择校热

  按学区入学的原则公布后,得到众多学生家长的支持。他们认为,就近入学是遏制择校热的有力举措。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在家附近的小学就读。”市民俞晓庆说,小孩子交通安全意识本来就不强,如果学校离家太远,爷爷奶奶还要接送,碰到雨天气,不安全因素也会增加。孩子离家太远,实在不能让家长放心。“我建议,学区不一定要划分那么明确。同一住址可以出现在两个学区内,由家长和孩子来选择入学的学校。”

  “其实孩子进不进好学校真的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自主能力、学习能力。”市民纪扣兰说,按照自己的经验,是按划分的学区入学还是摇号入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在选择学校方面,家长应该更理性些。她说,给孩子选择学校,不如选择一位好老师,选择老师,不如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家教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坚实的铺路石。

  家住金通桃园的李先生说,非常赞成按照学区入学的政策。“我的孩子今年刚上三年级,现在在城东小学上学。当时孩子上学的时候,为了孩子能到城东小学去,不知道托了多少关系,说了多少好话。如果当时就严格按照学区入学原则的话,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按照学区入学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风’肯定会得到明显的抑制,会使得教育领域的腐败现象减少很多。”针对市区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引起的学区划分不公平的问题,李先生表示,“这个其实很容易解决,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是公办性质的了,可以让优秀的教师每年在不同的学区内流动,这样就公平多了。”

  反对者:应先均衡教育资源

  一些家住在城区南部和郊区的家长,很多人不赞同就近入学,认为这将剥夺他们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有的家长还认为,相对于一些学校周边的高房价,他们宁可选择缴几万元的择校费。

  “我支持摇号入学,这样才能让全区的孩子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市民印一峰说,因为按照学区入学的政策,现在学区房都炒得火热,房价一直飙升,房源也很少。有钱的家庭可以通过购房的形式获得就近入学的资格,普通百姓就很难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不住在学区内,孩子就上不了心仪的学校,也让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们急白了头。“实行摇号入学更好,起码能不再让家长费尽心机安排子女进所谓的好学校。”

  听说要按照学区入学的消息后,家住城东东城国际小区的张宏伟显得有些沮丧。“我的孩子下学期就上初中了,学习成绩很好,本来我准备让他到二中附中上的,毕竟该校的教学质量比较好。如果按照学区划分的话,这个计划就被打乱了,我还不知道我们小区会被分到哪个学区呢。”

  张宏伟说,他们小区附近没有教育质量过硬的学校,“这样对一些孩子不公平,因为无论他怎么努力学习,都进不了教育质量相对较好的学校。而一些学生可以凭着家庭住址的原因,接受到好的教育,显然不合理。”他希望,将市区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均衡后,再实行按学区入学的政策。

  市民刘素梅说,目前的学区划分不够公开透明,虽然确定以后会向社会公布,但已“生米煮成熟饭”,不管合理与否,家长只有被动接受。

  刘素梅建议,教育部门在划分与调整学区前,召开听证会,在说明划分与调整的依据和理由后,听听家长们的意见。她还希望教育部门能画出一张“学区地图”,让学区附近所有家长都明了学区划分情况。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没有了

  • 下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资料库
    ·2010中国大学评价前100名名单
    ·2010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排行
    ·2010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排行榜
    ·15所中国一流大学最优秀本科专业
    ·2010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排行榜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
    ·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7月12日)
    ·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内蒙古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辽宁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吉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
    ·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名单(123所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3月25日)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医学专科专业名单
    ·2010年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河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天津市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09年福建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2010
    ·2010年湖南省各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四川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可按艺术类招生的非艺术类专业名
    ·2009-2010年中国大学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

    各省中考北京中考   上海中考   湖南中考   四川中考   贵州中考   湖北中考   宁夏中考   青海中考   河北中考   河南中考中招   江苏中考   浙江中考
    云南中考   江西中考   广西中考   广东中考   黑龙江中考   新疆中考   山西中考   陕西中考   重庆中考   甘肃中考   内蒙古中考   辽宁中考
    山东中考   安徽中考   海南中考   天津中考   吉林中考   西藏中考   新疆内高班
    福建中考厦门中考   福州中考   泉州中考   宁德中考   莆田中考   漳州中考   三明中考   龙岩中考   南平中考   福建中考
    成绩查询
    简章考纲
    报考指南
    真题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
    初招
    满分作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学业水平   黑龙江省   湖南学业水平   山东学业水平   安徽学业水平
    福建会考
    小学招生